空调一天 24 小时的耗电量,其实没有 “标准答案”—— 它像家里的电表一样,会跟着使用习惯、机器本身和环境条件“灵活变动”。我拿大家最常用的 1.5 匹空调举例子,帮你理清楚里面的门道,你对照自己家的情况就能大概算个谱。
首先,得先明白空调 “耗电的逻辑”
空调不是 “一直满负荷干活” 的。比如你设定 26℃,当房间温度降到 26℃时,变频空调会降到低频运转(像汽车挂空挡滑着走),定频空调干脆停机 —— 所以实际耗电是 “平均功率 × 时间”,不是额定制冷功率直接乘 24 小时。

常见 1.5 匹空调的 “真实耗电范围”
1.5 匹空调的额定制冷功率大概在 1000-1300W(1 匹≈735W),但能效等级(就是机身上的 “能效标识”)会直接影响实际耗电:
一级能效(最省电):变频款的话,平均每小时大概 0.5-0.7 度电(比如温度设 26℃,房间密封好),24 小时就是12-16.8 度;
三级能效(普通款):变频或定频,平均每小时 0.7-1 度电,24 小时就是16.8-24 度;
如果是老旧定频空调(比如用了五六年的):可能平均每小时 1-1.2 度,24 小时就得24-28.8 度。
哪些因素会让电费用 “飙升”?
温度设得太低:比如开 18℃,空调会一直满功率运转(根本停不下来),1.5 匹定频空调可能每小时直接耗 1.3 度,24 小时就是31.2 度(相当于多交一半电费);
房间不密封:比如窗户开条缝、门老开着,空调得 “不停地补冷”,耗电会比密封好的房间多 30%-50%;
室外温度太高:比如夏天室外 40℃,空调的 “工作压力” 变大,即使设定 26℃,也会比 28℃的天气多耗 20% 的电;
夜间睡眠模式:很多空调有 “睡眠档”,会自动把温度调高 1-2℃,同时降低风速,一晚上(8 小时)可能只耗 3-4 度,比白天省不少。
举个 “真实场景” 的例子
我家 1.5 匹一级变频空调,夏天晚上开 26℃睡眠模式,8 小时耗 3.5 度;白天客厅开 27℃(窗户关严),12 小时耗 7 度;傍晚做饭时开 25℃(厨房热气飘进来),4 小时耗 3 度 —— 一天 24 小时总共13.5 度,电费大概 7-8 块钱(按 0.55 元 / 度算)。
最后给个 “快速估算公式”
如果不想算太细,直接套这个:
一天耗电量 =(空调匹数 ×735W)×0.5(变频 / 一级能效)×24 小时 ÷1000
比如 1.5 匹:1.5×735=1102.5W → 1102.5×0.5=551.25W → 551.25×24÷1000≈13.2 度(和我家的情况差不多)。
其实最准的办法,就是看电表:开空调前记个底数,24 小时后再看,差值就是真实耗电量 —— 毕竟 “纸上算的” 不如 “实际走的” 准。
总结下来,普通家庭 1.5 匹空调一天 24 小时,耗电大概在10-25 度之间,关键看你怎么用。要是想省点,记住 “温度设 26-28℃、窗户关严、用睡眠模式” 这三招就够了~










